出世间是回家,在世间才是出家

中国的佛教徒常常喜欢用世间和出世间来形容红尘世界和红尘外的世界。世间,其实是社会和家庭之含义,所谓出世间或者出离红尘,是与社会和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为其所影响。若说佛教徒与一般人的最大的区别,也就只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区别了,其他的,无非也不过一具血肉之躯,每天照样需要吃喝拉撒睡。所以说出世间者和在世间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二者很难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

尚有一些人,游离于这两者之间,混迹在世间,但是内心已经出离世间,我自己属于这类人。有一天我的儿子问我,爸爸,假如你老了,只有你一个人过的话,你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我告诉他,是削发出家。在东南亚的一些佛教国家,一个男子一辈子,最少会出家一次,不出家都不叫成人了。出家是去体验一段弃绝红尘的生活,学会处理自己的内心和外界之间的关系,所以东南亚的很多国家的国民,幸福指数很高,一生温和、真诚、简单。

要我说这出家其实不能叫出家,而应该叫回家——回到人类本原的精神之家。我们人类先民,从山林中走向村庄,走向城市,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制度,建立起莫名其妙的自我精神激励系统,是我们脱离大自然这个真正的家的开始,也是我们精神苦难的开始。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活,并不会有如今在大都市中生活那么多的精神负担,或者说,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人类,可能还不知道精神负担为何物。只有在大都市中生活着的现代人,精神才会疲惫不堪。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的进化史,从这种大的历史观去看那些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人,我们会觉得斯人不可思议和莫名其妙之极也。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有无忧患跟识字不识字屁关系都没有,实际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文盲妇女自杀率非常高。人生忧患始于何时呢?始于欲望的诞生,一个人想占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那个人的忧患就来了。当他的欲望泯灭时,忧患也就去了。

我现在不鼓励我的儿子滋生欲望,只鼓励他发展爱好,喜欢干的事情就去干一干,但是绝不是为了赢得其他人的喝彩和羡慕,只把它用以遣发无聊之人生。我总向他强调,他的将来,应该幸福和快乐,他不用为父母和自己的面子负责,只需要为他自己的快乐负责。我不相信这个社会里,一个人会那么容易饿死自己,所以也不相信他今后会饿肚子。他四岁的时候,我带着他出去拾荒,告诉他,如果哪天你走投无路了,这就是你的出路之一。在困难面前一定要淡定到泰山崩于前也不会慌张的程度。

实际上,多数所谓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只有手足残废,重病缠身才叫困难。但是这个血肉之躯,这个从大自然那里借来用用的色壳子,终归是要烟消云散掉,还给大自然的。我们的归宿是这浩瀚无际宇宙,是这永不消亡的大自然,这才是我们永久的家。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