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共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大量形状规则、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我们体表上的皮肤和空腔脏器的内表面等均属于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朝向体表或器官腔内的一面称为游离面。上皮组织的游离面上有微绒毛和纤毛等组织。微绒毛主要起增加细胞的表面面积,有利于细胞行驶吸收功能的作用;而纤毛则具有定向的规律性摆动功能,能将一些分泌物或附着在其表面的灰尘和细菌等加以清除。
与游离面相对的另一面则称为基底面,基底面通常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是通过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基底面有基膜和质膜内褶。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的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基膜起支持和连接作用,并且具有半透膜性质,对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基膜也能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除游离面和基底面,上皮细胞还有一面为侧面,侧面包括紧密连接、黏着小带、桥粒、缝隙连接等。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单层柱状细胞之间,它具有机械性连接作用,并且有效地封闭了相邻细胞顶部,防止细胞间隙中的的物质溢出,也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内,所以它也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伤害。黏着小带又称中间连接,它位于紧密连接下方,中间连接能使终末网绷紧,保持细胞形状,与细胞收缩及松弛密切相关。桥粒又称黏着斑,它是上皮细胞间较为牢固的的连接,起保护容易受到摩擦或机械刺激的部位,如食管或皮肤等上就分布着桥粒,这些桥粒在保护食管和皮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缝隙连接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和骨细胞之间,缝隙连接可供细胞互相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
上皮组织按其分布和功能,可以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三种类型,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皮是指被覆上皮。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或衬附于体内各种官、腔和囊的内表面。按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被覆上皮可以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两大种类。其中单层上皮又可以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等四种。
单层扁平上皮是由一层扁平如鱼鳞状的细胞所组成的,故又称为单层鳞状上皮。衬帖于心、血管或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内皮很薄,表面光滑,可以减少血液和淋巴流动时的阻力,也有利于上皮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间皮表面湿润光滑,有利于减少内脏活动时的摩擦。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排列整齐的立方细胞所组成。从表面看,这些细胞呈近似六角形或多角形;从侧面看,这些细胞近似立方形,细胞核呈球形,位于细胞中央。这种细胞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主要分布于甲状腺滤泡和肾小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排列规则的高棱柱状细胞组成,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从垂直切面观察,细胞呈柱状,细胞核为椭圆形,靠近细胞的的基底部。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主要分布于胃、肠、子宫和输卵管等器官的内表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和锥形细胞组成。从垂直切面看,这些细胞基底部都附于基膜上,只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上端可以达到上皮的游离面,而锥形细胞只能靠近基膜,梭形细胞则夹在上述细胞之间。这些细胞的细胞核位置不在同一平面,貌似复层。在柱状细胞的游离面还具有可以定向摆动的纤毛,所以被称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的内表面,能够过滤外界异物,对呼吸道具有保护作用。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造成纤毛消失,所以吸烟者的呼吸道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容易为外界异物侵袭,造成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复层柱状上皮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其深部为一层到多层多边形细胞,浅部为一层排列较整齐的矮柱状细胞。复层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和某些腺的大导管处。
变移上皮又称移行上皮,变移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的形状和层数可依所在器官的舒缩状态而改变,因此得名变移上皮。这种上皮主要分布在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当膀胱空虚时,上皮变厚,细胞可达5-6层,此时,表层的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大,有的含有两个细胞核,这种细胞称为盖细胞;中间层的细胞呈多边形;基底层细胞则为矮柱状或立方形。当膀胱充盈时,上皮变薄,仅有2-3层,表层细胞亦随之变为扁平。
腺上皮是由腺细胞构成的,腺上皮主要以分泌功能为主,腺上皮构成的器官称为腺,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分泌各种各样的腺。
还有一些特殊上皮如感觉上皮等,是在上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类型的上皮能感受到特殊的感觉刺激。如味觉上皮能感知到味觉,嗅觉上皮能感知到嗅觉等。
发生在上皮组织上的肿瘤叫上皮组织肿瘤,上皮组织肿瘤有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两大类。发生于甲状腺、卵巢、乳腺和肠等处的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发生于外耳道、阴茎、膀胱和结肠的乳头状上皮组织肿瘤较易发生恶变而形成乳头状癌,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我们通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的边界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多属良性结节或良性肿瘤,边界模糊或存在毛刺等杂乱无序的现象的结节或肿块多属恶性肿瘤。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是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这种癌症通常发生在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喉、阴茎等处。显微镜下,在分化完成的的鳞状细胞癌的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
二是基底细胞癌,这种癌症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基底细胞癌由该处表皮原始上皮芽或基底细胞发生。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的癌细胞构成。这种类型的癌症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并可浸润破坏局部深层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此类癌症对放疗很敏感,其恶性程度也较低,预后较好。
三是移行上皮癌,移行上皮癌来自于膀胱或肾盂等处的移行上皮,常呈乳头状,多发性,可溃破形成溃疡或广泛浸润膀胱壁。在显微镜下,此类癌细胞似移行上皮,呈多层排列,异型性明显。
四是腺上皮癌,通常简称为腺癌,腺上皮癌是发生在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分化程度,可以分为高分化的、具有腺体结构的腺癌和低分化的、形成实体癌巢的实性癌。高分化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低分化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前者的预后比后者要好。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