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纯(1918-1997年)教授是陕西省兴平县人,幼年在教会学堂攻读文史,1942年就读于国防医学院,毕业后到重庆北碚医院工作。1941年回陕西,在第四军医大学任教,1956年在武汉中医研究班学习中医,学成后返回第四军医大学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吴教授是全军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与肿瘤防治研究,创立以“行气蠲浊法”为核心的肺癌诊疗体系,提出癌症的“气滞痰瘀互结”病机理论,和贾堃教授等一起,临床研发平消片用于恶性肿瘤治疗。
平消片是一种抗癌中成药,该药组成为仙鹤草、枳壳、郁金、干漆、五灵脂、白矾、制马钱子,该方最初以“平消丹”为名,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些医疗机构被用于临床。因对多种肿瘤有一定疗效,得到了推广,并最终获批上市,成为一种常用的抗癌中成药。
现平消片或平消胶囊已由包括西安正大制药制药有限公司、辽宁盛生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药业公司生产,该药也已列入医保甲类药品目录,患者可从自己所属的医保定点机构开出。与西黄丸等抗癌名药相比,平消片的价格很亲民,经医保报销后,患者负担很轻,多数患者即便长期服药也可负担得起。
吴一纯教授自己公开的治疗肿瘤的医案中,即有以平消片为主治疗的案例,现转载其中四则如下:
案例一:巨骨细胞瘤患者苏某
苏某,男,59岁,1963年3月17日初诊。该患者右侧小腿肿块剧痛6年,最近2年胸痛时有发作。1957年该患者右侧小腿外侧长出一个鸡蛋大包块,质硬剧痛,在长春某医院确诊为“右胫骨下端巨骨细胞瘤”。1958年6月该患者在沈阳截肢,1961年发现右肺有块状阴影,胸剧痛,在痰中找到癌细胞,被西医确诊为“肺转移瘤”。患者辗转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医院治疗,均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后决定试试中医药,遂求诊于吴一纯教授。就诊时神情疲惫,表情痛苦,脉沉弦,舌质色暗,苔白腻。
吴教授辨证认为患者属肾虚血瘀痰结证,拟以平消片结合汤药治疗。平消片每日3次,每次8片,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
汤方处方如下:补骨脂30g,何首乌30g,瓦楞子30g,鹿角霜30g,郁金30g,土贝母30g,露蜂房30g,蜈蚣2条,没药10g,山慈菇15g,莪术10g,甘草3g。
二诊后患者胸痛消失,咯痰量少,肺部阴影显著缩小。吴教授嘱患者停用汤药,继续服用平消片。此后五年,患者情况稳定,自行停药。停药半年后,1969年2月6日,患者再次感到胸痛剧烈,咯痰量多,气促乏力,全身不适,胸片显示患者“右肺门阴影增大如拳头,有密实影”。遂再次就诊于吴教授。吴教授嘱其以原方案治疗,汤方和平消片并用,汤方也用初诊处方。
患者服药3月后,症状缓解,胸片显示“右肺门肿块明显吸收缩小”,自觉无不适感,遂嘱其恢复工作后继续服用平消片。患者服药至1972年3月5日复查,胸片显示“原肿瘤阴影基本消散”。此后随访至1992年2月27日,复查胸片和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至此,患者已坚持服用平消片20年。
点评:巨骨细胞瘤术后复发,经纯中医治疗,转移瘤消失,并且生存了20年仍然健在,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但患者之毅力,也是令人佩服的,此患者能够持续服药20年以控制肿瘤,一般人也做不到。对这种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平消片这样的中成药制剂,比汤药要好很多,长期服用汤药,多数患者无法忍受和坚持,而且长期服用汤药的副作用也很大,可能会伤胃伤肝伤肾。
平消片中的马钱子其实是一种剧毒的中药,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致命的副作用。但微量使用经炮制过的马钱子,却可以抗癌。马钱子对骨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历来有“没有马钱子,就没有好骨科”的说法,这个患者的肿瘤为巨骨细胞瘤,用平消片很对症。
另外,吴教授的这张汤方开得也是可圈可点,其所用的补骨脂、何首乌、鹿角霜等均属中医补肾壮骨之品,瓦楞子、土贝母、山慈菇软坚散结、抗癌消肿,郁金、莪术、没药活血化瘀,露蜂房、蜈蚣以毒攻毒,甘草调和诸药,用量极轻。这张汤方对患者的巨骨细胞瘤也是有治疗作用的。
案例二:支气管色素细胞癌患者王某
王某,男,1964年5月29日初诊。
患者自1963年12月初开始,无明确原因出现胸痛、呛咳、咯痰带血、胸闷气促等症状,经胸片及痰脱落细胞检查,确诊为“右支气管色素细胞癌”。服氮芥20mg,再放疗后,出现严重的放射性肺炎,无法继续完成西医治疗,遂被迫求诊于中医。就诊时面色紫暗,舌色绛紫,呼吸急促,脉细数略滑。
吴教授辨证认为患者属肺经气滞血瘀痰阻证,拟以宣肺理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同时按照辨病施治的原则,以平消片抗癌。
初诊处方如下:生艾叶20g,大蒜20瓣,百部12g,陈皮10g,木瓜12g,蛰虫10g,瓦楞子30g,山豆根10g,露蜂房10g,生姜10g,三七5g,甘草3g。同时服用平消片,日三次,每次8片。
患者遵医嘱服药一年余,1965年2月12日复诊,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胸片显示“右肺上部密度增高,胸膜增厚”。此后患者恢复工作,停用汤药,但坚持一直服用平消片预防癌症的转移和复发,直至1992年2月16日在家中突然因心梗去世,此患者药后存活29年。
点评:此患者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西医治疗已经难以继续,吴教授所开的汤方中既有缓解期放射性肺炎的用药,如生艾叶、大蒜、百部、陈皮、生姜、木瓜等,又有抗癌消肿的蛰虫、瓦楞子、山豆根、露蜂房、三七等。这则医案中比较有意思的用药是大蒜,大蒜不但有杀菌止咳之功,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很少有中医直接将大蒜入药。吴教授将大蒜入药,是一种不拘一格的用药方法。
案例三:脑胶质细胞瘤患者周某
周某,女,23岁,1965年1月15日初诊。
患者从1964年3月开始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复视等症状,眼底检查见视乳头水肿,在神经外科行减压手术,对切片组织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右大脑胶质细胞瘤”,伴见胶质小结形成,脑组织神经细胞退行性变,不具有手术指征,无法手术,遂选择了放疗缓解症状,并于放疗后选用中药抗癌。就诊时烦躁不安,舌质色红,苔黄腻,脉弦数。
吴教授辨证认为患者属肝胆湿热,血瘀痰结,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拟以清肝利胆祛湿热,祛瘀化痰法结合平消片治疗。
汤方:龙胆草15g,山栀子10g,柴胡10g,生地黄15g,车前子15g,泽泻10g,元胡15g,蛰虫10g,僵蚕15g,旋复花10g(包煎),代赭石30g(包煎),石决明30g(先煎),白花蛇舌草30g。同时服用平消片,每日3次,每次8片。
患者坚持服药一年余,1966年2月3日二诊时,症状基本消除,仅时觉头昏,其余一切如常,已恢复正常工作。吴教授嘱其停用汤药,坚持服用平消片。患者此后一直服用平消片,随访至1991年3月17日,此患者已经服药27年,无不良反应,仍在继续服用平消片。
点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除了肿瘤压迫脑神经外,通常还伴随脑水肿等并发症,这些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复视等症状,这在中医属少阳证。吴教授的汤方是治疗少阳证的柴胡汤系列方剂,用柴胡、栀子、龙胆草等清热利胆以降逆止吐,以车前子、泽泻利水消肿,减轻脑水肿的症状,再用旋复花代赭石汤中的旋复花和代赭石止呕吐,以元胡和石决明治头痛,这些能快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痛苦。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再以平消片抗癌消肿。这样的治疗标本兼顾,容易帮助患者建立起信心,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
案例四:右上肺未分化癌患者冯某
冯某,男,34岁。1964年3月28日初诊。
患者自1964年1月初出现咳嗽、咯血、右肩剧痛等症状,经胸片及胸穿刺病理检测,确诊为“右上肺未分化癌”,颈脉怒张,背部剧痛,上肢麻木,故未行手术。就诊时消瘦神疲,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吴教授辨证为肺气不足,痰凝血瘀证,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拟以汤方加平消片治疗。
汤方处方如下:生黄芪30g,太子参30g,茯苓12g,半夏10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陈皮10g,全蝎5g,丹参25g,郁金15g,山蓝根15g,露蜂房10g,瓦楞子30g,甘草3g,元胡15g。
患者持续服药至1964年12月3日复诊,症状逐渐缓解,精神体力恢复,已返回工作岗位,二诊后嘱其停用汤药,长期用平消片预防癌症的复发与转移。后此患者每年找吴教授复诊一次,连续19年,一直坚持服用平消片。1984年患者因工作调动,失去联系,至此已随访20年。
点评:年轻的肺未分化癌患者的新陈代谢速度快,癌细胞恶性程度高,肿瘤进展速度快,此患者未行全身性检查,但根据其症状来看,或许已经出现了骨转移。吴教授的汤方是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开的,患者就诊时咯血,故以山蓝根(应为板蓝根)、露蜂房、瓦楞子等止血,生黄芪、太子参扶正固本,陈皮、茯苓、半夏祛痰止咳,半枝莲、半边莲清热解毒抗癌,全蝎以毒攻毒,丹参、郁金祛瘀抗癌。再以平消片长期服用以抗癌消肿,这样的用药标本兼治,故能缓解患者的病情。
吴一纯教授的这四则医案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吴教授治疗癌症患者,一是坚持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出相应汤方进行对症治疗,针对癌症则统一使用平消片“专病专治”。症状减轻,即停用汤药,后续坚持服用平消片以抗癌和预防癌症复发。
如果一种药物治疗某种疾病,其疗效不具有可重复性,那么这种药物的科研价值就很有限,真正有效的药物的疗效是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的,虽然这种有效率不会是100%。吴一纯教授的四则医案,所用的专病专治药物一致,疗效可重复,所以这样的药物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国家药监部门最终能批准平消片上市销售,也是需要这样的临床数据支撑的。
吴一纯教授治疗癌症,很少频繁更换药方,其用汤药多属暂时性,患者症状减轻后就会停用汤药。但他不会让患者停用平消片,他的医案中的四个患者,都坚持服平消片超过20年。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复发,所以需要“一朝患癌,终身抗癌”,有效的方案应该终身坚持。
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平消片对癌症的有效率也是很有限的。笔者多年来经常用平消片,真正有效的患者也不到10%,更遑论治愈率。研发专病专治的抗癌方剂,提高中医药抗癌的有效率,还是一个需要中医界全体同仁共同努力去实现的课题。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