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甲状腺肿的“白头翁丸”

清代医著《医部全录》中收录了一张名为“白头翁丸”的治疗“气瘿”、“气瘤”(即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肿)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白头翁5钱(15g),昆布(洗)3钱5分(10.5g),桂心1钱(3g),通草、海藻(洗)各2钱5分(7.5g),连翘、玄参各2钱7分(8g),白蔹2钱(6g)。

制药时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以炼蜜为赋形剂,共制成丸剂,如梧桐子大(与黄豆差不多大小),每服5丸,用酒松下,忌蒜面生葱猪肉及鱼类等。本方也可以改为汤剂煎汤服用,每日按照上面的剂量服用1剂,早晚各一次即可。

本方的功效为疏肝清热,化痰软坚,主治长在颈部的气瘿和气瘤。此方中的海藻、昆布、玄参、连翘、白蔹等均为中医散结消肿的常用药,为中医治疗痈疽的基本用药。其中海藻和昆布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玄参凉血散结,连翘清热散结,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且能蔹疮生肌。

白头翁的功效则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白头翁有抗菌消炎作用。桂心即肉桂心,有温阳散寒、通行十二经的作用,用在此方中既能中和清热解毒药的苦寒,又通经散结。通草的主要功效为利尿消肿,用传统中医的术语来说,它是给病邪开一条从小便而出的出路。

通观此方,其用药思路是综合的。气瘿与气瘤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单纯的甲状腺肿,属于良性肿瘤。按之质软而边界清晰,时大时小,其大小随患者的情绪的波动而变化,故古人将之命名为气瘿或气瘤。甲状腺癌则相当于古代的“石瘿”,按之质硬而不可移动。所以本方不是用来治疗甲状腺癌,而是用来治疗单纯的甲状腺肿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