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痛泛酸的“脾积丸”

南宋医生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中有一个方剂名为“脾积丸”,该方组成为:蓬莪术(即莪术)3两(90g),京三棱(即三棱)2两(60g),高良姜5钱(15g,用醋1升,于瓷瓶内煮干,趁热切碎,焙干),青皮(去白)1两(30g),南木香(即木香)5钱(15g),不蛀皂荚3大挺(烧存性),百草霜(百草霜即农村灶膛内烧的草木灰)2钱(10g)。

以上各药,共为细末,用巴豆(去壳)5钱(15g)研如泥,渐入药末,研和得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直径约3mm)。每次取5-10丸,用橘皮煎汤送服,每日2次。

本方主要功效为化积行滞,主治饮食停滞,腹胀痛闷,呕恶吞酸,便秘。以上症状,多见于胃酸过多症,胃酸过多症的病因很多,胃炎、胃溃疡、胃食管返流等疾病,均可能引起胃酸过多症。

本方中的三棱与莪术均属中医破气行血,消积止痛之品,它们也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中医治疗胃痛之类的疾病一般不用这么峻猛的药物,但顽固的胃胀和胃痛又非用此二味不可。高良姜有暖胃止痛之功,同时也能促进消化。青皮和木香则属理气止痛之品。皂荚有祛痰散结之功,但此药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止使用。巴豆是泻药,可助肠胃内容物排出。百草霜主要有止血和消积之功效,用在此处,既可消积,又可防止活血药过多导致的胃出血。

脾积丸没有现成的中成药可卖,患者可自行按照原方炮制。脾积丸最好制成丸剂服用,因为本方中的皂荚和巴豆的副作用较强,入汤剂服用时不易掌控好用量。如果患者服用脾积丸后腹泻,则应停用,或去掉巴豆后使用。

本方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止胃痛作用,可用作食管癌、胃癌与肝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辅助用药,在缓解相应的症状方面会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