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四个层级

每个人在处理不同情绪状态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或者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还是无,而在于绝对有和绝对无这两种极端状态之间的不同程度。

——Patricia E.Zurita Ona《边缘型人格障碍:针对情绪失调的接纳承诺疗法》

蚯蚓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它没有心脏,只有五个动脉弓。动脉弓是由腹主动脉在咽的部位发出的动脉管,链接着背主动脉和腹大动脉,一般呈弓形,故名动脉弓。蚯蚓的动脉弓呈环状,就像膨大的血管,所以也有称环血管的。蚯蚓就靠着这些环状血管为全身细胞供血。蚯蚓也没有肺部和腮,它是靠皮肤呼吸的。

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蚯蚓对光线、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蚯蚓喜欢在阴暗、潮湿、肥沃的土壤中生活,怕光怕震动,它以土壤上层的落叶、枯草、植物根茎和碎木屑中所含的有机质为食。

蚯蚓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如果土壤中的湿度过大,导致蚯蚓被泡在水中,就会让蚯蚓无法正常呼吸,蚯蚓会从土壤中跑出来,爬到路面上。所以在夏季下雨天,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到蚯蚓。但如果土壤太干燥,蚯蚓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也会威胁到蚯蚓的生命。蚯蚓要求的相对湿度很高,差不多为80%,在干燥的环境蚯蚓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还会从背孔中喷出体腔液维持身体表面的湿度。蚯蚓对温度也很敏感,为了避暑或避寒,它们会根据气温调节在土壤中的深度。

小时候我在家里钓鱼时经常挖蚯蚓,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很了解。蚯蚓有许多种类,钓鱼最常用的是红蚯蚓,红蚯蚓是一种比较温顺的蚯蚓,被挖出来时,会温顺地逃生。但另外有一些蚯蚓就不那么温顺,如果把它们挖出土壤,它们就会暴躁的跳动以进行自我保护,并很快找到安全的环境躲进去。

一切生物都具有应激性,生物的应激反应与其自身的生理结构和外界环境息息相关。不同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当生存环境令生物感到很不舒适时,它们就会想办法摆脱一种生存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人类对环境也存在应激性,而且我们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应激反应高度相似,体现人类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在哺乳动物的面部也能被发现。

情绪是我们在应激状态的自然反应,常见的四种情绪是喜怒哀惧。遭遇同样的事情,有的人的情绪反应强度较大,有的人的情绪反应强度较小。有的人甚至会在应激状态下,处于错乱的精神状态。那些过度的情绪反应就造成了人类的心理与精神疾病。

人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由人的大脑决定。我们的大脑长成什么样,我们的个性特征就是什么样,我们对刺激会有固定的反应模式。通常,普通人的反应模式都是大同小异的,这些反应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他们自己也不会产生严重不适,我们把这类人称为正常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精神正常之人是指对人际关系适应良好,不存在严重的不良情绪的人。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大脑的生理结构偏离正常,或在成长和成年后的人生过程中遭遇过一些不良的事件,导致他们遭遇外界刺激时,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这种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的程度如果不严重,只是导致人出现一些轻微的郁郁寡欢、焦虑、恐惧、烦躁、失眠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可以被本人调整过来,或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变能够自动改善,这些就都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而只是适应不良。医学上将这类现象命名为抑郁发作、惊恐发作、焦虑发作等,这类突然发作的情绪反应并不等同于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这些发作通常都是一过性,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年。

人在适应不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令其他人感到迷惑或恐惧的剧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暴怒如狂、流泪不止、胡言乱语或沉默无言等。这些反常反应很像是精神病症状,但却与真正的精神疾病不同。但一般来说,这类人无须医治或仅需简单医治,他们的情绪反应就可以自动缓解。缓解后,如果周边的人际环境调整到位,或其本人能成功地调节自己的内心,重新回归平静状态,他们都不会再复发。对这类反应,精神科医生不会轻易诊断为某种心理或精神疾病。绝大多数正常人一生中都有可能会出现数次这类反应。

如果某种不良心境,比如说抑郁、焦虑、愤怒、恐慌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并且不能通过自主调节得到缓解。那么这类人就可以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这些患者属于情绪障碍患者,有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和心理咨询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通常这类患者对自己的问题是自知的,他们能够感知到自己的痛苦,有些患者会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还有一些患者,则属于人格障碍患者。人格障碍患者比单纯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更复杂。人格障碍存在以下四个特征:1.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2.行为纯属无意识,没有目的性,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也不具备自制力和自知力;3.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4.可能会导致精神性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以下12种:1.依赖型人格障碍;2.回避型人格障碍;3.强迫型人格障碍;4.抑郁型人格障碍;5.偏执型人格障碍;6.分裂型人格障碍;7.分裂样人格障碍;8.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9.自恋型人格障碍;10.表演型人格障碍;1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2.边缘型人格障碍。

通常一个患者可能不只有一种人格障碍,他们可能会出现多种人格障碍共病的现象,而且大多还存在与情绪障碍共病的现象。人格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一旦人格出现障碍性问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很容易偏离社会正轨,但患者本人不自知,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正常人,指责其周边人不正常。人格障碍有遗传性,一些人格障碍患者的家族成员通常也会存在相同或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格障碍。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就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治疗起来比单纯的抑郁症或焦虑症要复杂,这类患者出现共病抑郁症、焦虑症时,服用相应的药物能够减轻症状,但无法改变其人格特质。要想改变其人格特质,需要心理咨询师对其做长程的治疗。通常这种治疗收效均不明显,所以许多患者对治疗师的依从性很低,治疗容易中断。

第四层才是严重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严重的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类患者需要规范的治疗,当患者病情严重,对身边人造成一定的威胁,自己也有自杀的倾向时,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无论是哪一种心理或精神疾病,都既与患者本人的大脑有关,也与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关。如果患者的家庭氛围较好,患者承担的生活压力较小,家属对患者所患的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知道如何更好地与这类患者相处,减少对这类患者的刺激,那么这些患者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疾病不易发作或即便发作,也容易得到控制。

通常,诱发患者的精神疾病的,正是恶劣的家庭环境和沉重的生活压力。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孤立,不像过去一样有丰富的亲属关系,所以一些小家庭中的成员如果不善于维护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或一些独居者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就特别容易导致某个或某些家庭成员出现精神不堪重负的状态。他们或会一过性的爆发,或会出现长期不能缓解的症状——多数长期的精神病患者是先天性的,或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或二者兼具,但他们症状的轻重也会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缓解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习处理情绪和亲密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成员们共同努力。

一段健康的关系是平衡的,关系双方各有50%的权利和义务。一段失衡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压垮一个人精神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

正常情况下,一段关系能够滋养双方,满足双方对关系的诉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有些人习惯了用精神控制的方法,有些人则习惯了压抑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而且每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惯性,他们在家庭之外的环境中,也容易处于同样的状态。久而久之,那些脆弱的人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最终通过一些歇斯底里的行为将他们的情绪爆发出来。所以,通常一个患者精神疾病的爆发,很容易伴随着一段关系的破坏。

我们要减少精神损害,就要在平时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包容、理解和接纳,并且尽量使每段关系都处于平的状态。不要过度迁就某个擅长精神控制的家庭成员(这会导致他们的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也不要过度的去掠夺某个软弱的家庭成员,造成关系的不平衡。

长久的不平衡,多数会在最后时刻导致精神疾病爆发伴随关系破裂。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应规范的治疗,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特别严重者是不能居家生活的,需要送到精神病院,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照料。

一些重大的不幸事件,常常会导致一些继发性的精神疾病。比如罹患癌症者,容易出现继发性抑郁症(这要与本身就有抑郁症,然后共病癌症的患者区分开)。遭遇车祸、地震、火灾者,容易出现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等。对这类患者,家人要多些理解、关怀和爱护,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应带他们到精神科就诊。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