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常识(4)

本篇承接前三篇而来,在《肺结节常识(1)》中,笔者介绍了肺结节的一些基本知识;在《肺结节常识(2)》中,笔者介绍了良性肺结节和恶性肺结节的一些基本特征;在《肺结节常识(3)》中,笔者介绍了肺结节常见的检查与诊断方法。在本篇中,笔者将介绍确诊为肺结节后的处理措施。

被确诊为肺结节后,应该怎么办呢?这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肺结节不等于肺癌,无论是按照何种统计方法做的统计,都显示临床诊断出来的肺结节,超过90%的与肺癌无关,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病变。所以,被确诊为肺结节后,不必有太大的压力。

当然,极少数的肺结节确实可能是早期癌变。所以,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大部分肺部小结节,医生是不能判定出来它到底是什么的。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病史,有助于更准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比如,既往有肺部感染者,肺部的小结节就有可能是感染过后留下的疤痕。有肺结核病史者,肺部的小结节可能只是结核性结节。矽肺病患者的肺部也会有结节。这类结节就与恶性结节是两个性质。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排除这些患者的肺部小结节是恶性结节的可能。我们只能判断这些患者的小结节大概率上是良性结节,还是有必要每年复查一次肺部CT,观察结节的变化。

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是判断肺部结节属于良性还是恶性的一个参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吸烟,生活或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石棉、砷、铍、镉、煤烟、氡气等,也就是说个人职业是与化工厂、煤矿、切割大理石等有关的,或长期住在相关场所附近的,一旦确诊为肺结节,就要高度注意,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的变化。

一般来说,这类患者,我们建议第一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CT,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CT,随访5年,如果这期间结节大小变化不大,此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CT。如果在这期间结节被吸收,此后可以不必如此高频的随访。但鉴于其职业与肺癌有高相关性,这类人士年过四十后,每年的体检项目应该将胸部CT检查纳入其中。

如果患者家族中有肺癌患者或其他肿瘤患者,或患者本人曾患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炎等肺部疾病,这需要高度注意,因为这些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这类患者,一旦确诊为肺结节,不管结节的大小和结节的性状如何,都需要在第一年每三个月随访一次,此后每半年随访一次。随访5年后,如果结节被吸收,此后可不必随访,或按照常规体检的规则,每年查一次或每两年查一次胸部CT。如果结节无显著变化,则之后需要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

如果患者没有以上的情况,但是结节是大于5mm的半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或混合型小结节),则可以被列入高危结节,每3个月复查一次CT。小于5mm的半实性肺结节,也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每年复查,连续5年。如果患者的肺结节是多发的,也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每年复查,连续5年。

小于3mm的实性和磨玻璃结节,基本上都是良性的,每年复查一次即可。大于5mm的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随访5年。大于10mm的肺部结节,建议用支气管镜检查与胸部CT、胸部MRI相结合,并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术后进行病理检测。如果经济条件尚可,可以考虑基因检测和PET-CT检查,以确定全身其他器官有无转移,并确定是否存在能检测到的基因突变,为进一步的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检查,均可与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验同步进行。如果肿瘤标志物异常,则应考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判断结节的性质。如确诊为肺癌的某种类型,则根据相关指南进行治疗。

原则上,普通人大于10mm的肺结节,高危人群大于8mm的肺结节,都应考虑手术切除或用消融术处理。通过术后病理来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果是恶性结节,就要参照肺癌的治疗标准进行后续的治疗。

通常,小结节是用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这种手术创伤小,后遗症少,通常只需要住院一周即可出院,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有手术后疼痛等后遗症。消融术的创口更小,副作用更小,不过笔者见过部分消融术后的患者也存在严重的后遗症,长期的疼痛不适,连续多年不能缓解。

肺部小结节手术后,患者不宜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后的健身运动建议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相对柔和的运动。饮食上也宜清淡,可以适度进食高蛋白食物,但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并且术后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肺部的微小结节要不要治疗,历来受到很大的争议,部分医生主张治疗,部分医生主张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笔者个人认为,还是适度治疗为好。毕竟,肺部的小结节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恶变的可能。

对于有感染征象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肺部结节通常会被吸收。对于难治性的肺部小结节,西医可能没有多少可用的方案,但是中药中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和化痰散结药对肺部小结节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将部分患者的肺部小结节消除。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