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麻黄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经验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扁桃体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严重时患者吞咽困难,疼痛会波及耳朵。西医多以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市场上也有许多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如咽扁颗粒、银黄滴丸等。大多数医生都会认为这是一种急性热,不主张用辛温的方剂治疗,并嘱咐患者忌食生姜等辛辣食物。但实际上扁桃体炎也可能是寒

笔者近期突发急性扁桃体炎,因为前几天刚好口腔溃疡,溃疡还没完全好,所以开始的时候错误的认为是​口腔溃疡引起的喉咙疼痛,未予重视。一日后病情迅速进展,用压舌板可看到右侧扁桃体明显红肿,咽喉疼痛到连喝水都困难。家中有一些现成的中成药银黄滴丸之类​,于是用了一些。不用还好,用完之后,痰就止不住,需要频繁吞咽口水,每分钟吞咽二三十次,​每次吞咽时咽喉都疼痛,并至耳朵。小儿学校每天都做核酸检测,学校一直没有新冠阳性感染病例报告,而笔者只与家人有近距离的接触,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新冠。

我在用了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后,只几个小时的功夫就痰多和疼痛到无法躺下睡觉,只好​坐在床头倚息。半夜突然畏寒,无汗,身痛,手指关节疼痛,测量体温37.5度,症状符合麻黄汤的用药指征。近年来因为坚持锻炼身体,我的身体状况很好,此前十几年均未发烧过。自己号脉,脉不浮不紧,平缓力匀。按这脉象,似非麻黄汤适应症,但是笔者向来不把脉象当作用药的​重要参考标准,所以​并没有做太多的考虑,立即用上麻黄汤。家中有现成的以前从日本买回来的汉方药​麻黄汤颗粒,于是冲泡了两包。

服药后五分钟,痰减少,身体回暖,笔者又用吹风机吹大椎穴和​长强穴以辅助全身出汗。​但没有达到发汗的效果,约一刻钟后,身体再次发冷。笔者知道药力不足,遂再泡三包麻黄汤颗粒,服完后立即用吹风机向大椎穴和长强穴吹热风辅助发汗,​仍然无法出汗。再过二十分钟后,笔者再服三包麻黄汤,这次服药后感觉浑身暖洋洋,继续用电吹风辅助​出汗,约三分钟后额头出汗,​症状大幅缓解,接着上身开始出汗,但是下肢未出汗。于是再服二包麻黄汤,并用电吹风专门吹长强穴以辅助下身出汗,这回下身也微微出汗了。

遍身汗出后,全部症状缓解,​扁桃体疼痛大幅减轻,耳朵已不再疼痛。再在被窝里呆了一个多小时后,起来冲了个热水澡,​接着蒙头大睡一觉,再度醒来后症状全部消失。

六十分钟内服用10包麻黄汤,帮忙泡药的​孩妈胆战心惊。因为按照日本人的用量,​一日之内才服用3包而已。实际上按照那样的用法,治病的效果是很差的。日本的汉方药用量非常小,这个我们从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中就可以看出来,麻黄之类的药物常用1-3克,这个用量达不到​迅速疗病的效果。日本的汉方药颗粒基本上也是安全剂量,每包所含的药基本和汤本求真的用量差不多。这种剂量约为《伤寒论》原著中的剂量的几十分之一,​就算日本提炼技术再先进,按照日本人的剂量也很难有覆而愈的效果。

所以我用日本的汉方药的时候,常常是一边用药一边观察,如果有改善,但是效果不明显,我就马上追加用量,此前治疗我家人的时候我都是按照这一原则来的。所以我用中药治疗自己家人的外感病,从治疗到痊愈,经常是一二小时之内的事情。日本汉方药的好处就方便,严格按照中医传统配方煎好做成颗粒,随时可冲服,免得半夜还要去买药煎药,这点很值得我们中国的药企和药物管理部门学习​。但是不可迷信汉方药说明书。

中医临床治病的精髓在辨证论治——抓住关键的用药指证,用相应的方剂治疗。所以我自己常常不在乎脉象,而重视患者的系列症状,从症状去判断患者的情况符合何种方剂的用药指征,这是中医方证学派的​作风。

我们从许多老中医的著作中知道脉象不足为凭,比如李士懋教授在《平脉辩证》一书中也提到他自己并不在意脉与方是否能对应,经常​没有浮紧脉也用麻黄汤,没有浮缓脉也用桂枝汤。再比如姜春华教授对脉象开展专项研究的时候发现脉诊可靠率低到不足15%,这么低的可靠率就很影响医生诊断了。所以我在治疗自己的扁桃体炎时,并没有因为​自己不是浮紧脉而不用麻黄汤。

从古至今中医界都对麻黄汤忌惮得很,说它是发汗之剂,而且使用时也不采用辅助发汗的措施。据我自己用麻黄汤的经验来看,它实在算不上发汗之剂,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更是如此。如果要迅速见效,还是应该适当采取辅助发汗的方法。急性病要速战速决,拖延的时间长了反而不好治疗。

麻黄汤的适应症中不包含扁桃体炎,就连《伤寒论》中也未记载​麻黄汤可治疗咽痛。但是笔者出现的其他症状符合麻黄汤适应症,所以在治疗时就寻病根,找主要矛盾,依据其他症状判断属于麻黄汤证,用药后咽痛的症状也消失了。现代中成药说明书有很强的误导性,医学教材和网上的医学百科也如此。如果按照中成药说明书和医学教材、医学百科常识来判断,扁桃体炎是绝对不可以用辛温的麻黄汤治疗的,如果听信这些,吃清热解毒药就只会加重病情而达不到迅速​愈病的疗效。

所以运用中医治疗疾病,还是应该回归到中医经验医学的根本上去,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认真仔细地分析病情。​用药时既要谨慎又要大胆,药若对症,不妨加量​。​我之爱中医,是因为屡次见证它治疗急性病的速度比现代医学快多了,而不是因为中医是慢郎中。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