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治疗食道癌医案二则

笔者此前撰写过《沈绍功治疗恶性肿瘤思想概要》一文,介绍了沈绍功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思路,今再介绍其治疗恶性肿瘤的医案,学习其如何治疗恶性肿瘤。

本文介绍的是其治疗的食道癌医案两则。

病例一:58岁的食道癌患者王某

患者2003年8月22日初次求诊于沈绍功教授。既往半年进食有梗塞感,曾多处求医,均未见效。经食道X线钡餐造影、CT扫描检查,诊断为食道中段癌;食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鳞癌,食道X线钡餐检查显示中段充盈缺损长4.5cm,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临床分期为2a期。问诊得知其吞咽梗阻,食道疼痛,纳差。舌质黯,苔黄腻,脉弦细。形体消瘦,精神憔悴。

沈绍功教授辨证认为,此患者属于脾胃失和,水谷停聚,化为痰浊,故有黄腻苔;痰浊阻碍气机,阴阳升降失衡而吞咽困难;痰毒损络,气机不畅,导致食道疼痛。中土不和,升降失司。总的来说,属脾胃失和,痰阻上逆证。拟以祛痰降逆,调和脾胃法治疗,以温胆汤加减。

初诊处方如下:茵陈15g(后下),泽泻10g,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仙鹤草10g,生薏苡仁10g,全瓜蒌30g,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0g,元胡10g,莱菔子10g,丹参30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患者服药2周后,吞咽困难、疼痛减轻,但依旧纳差,大便不爽,苔厚腻。二诊在前方基础上加生牡蛎、生龙骨、海蛤壳,加强祛痰之力。再服用2周后,黄腻苔有所改善。于是去上述三药,加三七粉、生赭石、焦三仙,加强和胃降逆之功。连续服用3个月,患者已无吞咽困难现象,食道疼痛基本消失。食道钡餐检查显示,中段充盈缺损缩短约2.1cm。遂嘱其改为每晚服药一次以稳固疗效,不再需要每日2次。患者持续治疗2年,至此份医案公布之日,患者仍在继续接受沈教授的治疗。

病例二:78岁的老年男性食道癌患者张某

此患者2002年5月因口干、渐进性吞咽困难、胸痛就诊于某大医院,经食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显示食管中段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长5.4cm,管壁蠕动消失,近端钡剂潴留,食道黏膜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CT显示管壁与外周组织分界模糊。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癌,临床病理分期为中期。手术后化疗6次,身体虚弱,不能坚持继续西医治疗,遂求诊于沈教授。

患者就诊时舌黯红,有瘀斑,苔薄黄,脉沉细。沈教授认为此患者术后又经化疗,正气已伤,推动无力,导致心脉痹阻;舌质黯红,边有瘀斑,显示有淤血阻滞;心肾受损,心气亏虚,肾阴不足,而见心悸、气短、眠差、腰酸腿软、脉沉细。其病位在心肾,证属心肾虚损,心脉瘀阻。拟以补益心肾,化瘀通脉法治疗,处方杞菊地黄汤加减。

初诊处方如下:

枸杞子10g,白菊花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生地10g,当归10g,黄精10g,仙鹤草10g,生薏苡仁10g,白花蛇舌草30g,赤芍10g,牡丹皮10g,川芎10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生鸡内金30g,生山楂1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另以杞菊地黄胶囊吞服,每次5粒,每日2次。

患者连用2周后,腰酸、心悸减轻,偶感嗳气,吞咽无阻。后继续按照此基本思路,时不时地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略作调整,持续治疗9个月。患者精神状态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食道钡餐,显示中段充盈缺损缩为3.1cm。嘱改为每晚服药一次,坚持长期服用,巩固疗效。

沈绍功教授治疗的这两例食道癌患者,经其治疗后,病情均有减轻,能带癌生存。沈教授的用药很轻,充分体现了其治疗癌症以辨证施治为主的特点。他以其治疗癌症的经验方,加上辨证施治的对症支持治疗“单元”用药,组合成了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方剂,不求速成,重视用药安全,这是一种老成持重的治疗方法。在当下医患纠纷紧张的时代,这样的用药既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又能减少医患纠纷,而且这样用药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轻,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目前学业繁忙,精力有限,毕业前无法为您提供服务,敬请谅解,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