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回忆,有时我们更需要遗忘。
——题记
有些患者的家属在其家人们去世后,久久走不出悲伤。我一般都是建议他们从把逝者的遗物一点一点的扔掉开始,渐渐遗忘和释怀。因为如果他们总是留着这些遗物,难免会睹物思人。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好的做法,生离死别常使人心灵上遭受巨大创伤,过度沉湎其中,很影响自己的健康,甚至会造成猝死。时刻记忆着已经失去的亲人,会因为过度痛苦而造成心脑血管病变。
我有过这方面的亲身体验,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因为悲伤过度而昏厥。所幸的是当时我身边有一个学医的堂哥,他急救了我。当然,我那时的昏厥本身也不致命,只是看起来确实很吓人和危险。我和我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她生病后我照料了她多年,她去世时,我既劳累又悲伤,所幸的是当时我才30出头,身体的各器官还扛得住。如果那样的悲痛发生在五十岁后,就很难保证不会猝死。
我还有一次因为情感上的刺激,半夜做梦时心惊肉跳,从梦中醒来时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在颤抖。刚开始时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过了几天后,我感觉左侧心脏不适,左手抖动,这才知道梦中心惊肉跳是因为情绪反应过度所致的反应。伤心过度确实会导致人的心脏出现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甚至会诱发猝死。自古至今,因为肝肠寸断之伤痛而猝然离世者大有人在,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情深不寿。
所以我们确实要避免过度悲伤,人世间大多数人的过度悲伤,基本上都是因为生离和死别这两件事情引起。从小接受死亡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避免不了要经历多次死别。情感上的挫折也是在年轻的时候去经历更好一些,毕竟年轻时身体还扛得住。年龄大了,心脑血管不如年轻时那么有弹性,遭受类似痛苦时会脆弱一些,容易诱发急性的心脑血管病变,严重者就会猝死。
悲伤也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更不能人为的延长悲伤。过去我们民间有传统,家里人过世后,要请和尚道士超度,一共要做七次七,每隔七天做一次,每次把逝者的遗物扔掉一部分。这样循序渐进地扔掉逝者的遗物,就会把痛苦一次次的减轻。这既能避免一下子扔掉逝者所有的遗物,亲人们受不了,又能逐渐减少睹物思人的机会,缓慢地减轻亲人们的伤痛。
恋人分手时,其实也可以照此办法进行。两性之爱为天然的最强烈的情感之一,一对恋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继续在一起,两颗心都会破碎。过度痴情者甚至会殉情自杀——这当然是不宜提倡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也不仅仅只是自己的,我们还要对我们的亲人们负责,不能随便轻生。
而我们在这世上活着,又无法完全避免失恋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减轻痛苦的办法。失恋后,也要循序渐进的减少睹物思人和见景思情的机会,把恋人赠送的礼物要渐渐地扔掉,同时逐渐减少到过去与恋人一起同游的地方。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快地走出痛苦,迎来新生。
如果一段恋情不可能挽回,那么在一段时间内要避免与昔日的恋人接触——这个时间段要因人而异,长情者需要的时间长一些,薄情者很快就能走出。这样的做法是对彼此的一种慈悲,因为只有彼此隔离才能更好的在时间的帮助下疗伤。即使彼此以后还要接触,也需要等待伤口愈合后再接触。否则的话,继续接触很容易导致情伤反复发作,非常折磨人,这就是俗话说的慢刀子割肉。伤口好不容易结痂又被撕开,重新受一次罪,真不亚于凌迟之苦。
我们常说时间是疗愈伤痛最好的良药,是因为时间能帮助我们遗忘许多东西。假如现在不能立即减轻眼前的痛苦,我们要相信时间。相信在时间的帮助下,我们会遗忘掉。不要刻意地去强化自己的记忆,遗忘的速度就会更快。我们是如何强化自己的记忆的,当我们要遗忘时,就反其道而行就行了。
这种方可以通用于解决各种常见的精神痛苦。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