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含有槲皮素的中药和食物

槲皮素(Quercetin)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在抗肿瘤研究领域备受关注。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显示,槲皮素具有广谱、多靶点的抗肿瘤作用,可抑制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膀胱癌、黑色素瘤、视网膜细胞瘤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

槲皮素可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以及协同化疗药物等方式实现其抗肿瘤作用。一些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对血管新生相关信号通络的复杂作用而对肿瘤表现出化学预防作用。

食用槲皮素可有效降低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特别是对结肠癌和肺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槲皮素苷元可以与一些芳香烃受体相互作用,这些芳香烃受体在特定化学致癌物诱导的癌症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另外的一项研究显示,连续2周给健康男性添加槲皮素的黑加仑饮料,其外周血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MP-1)基因转录水平和血浆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槲皮素抗肿瘤的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对其抗肿瘤的作用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以下为槲皮素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1. 槲皮素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槲皮素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如Bax、Caspase-3)和抑制抗凋亡蛋白(如Bcl-2),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崩溃,触发细胞凋亡。槲皮素还能通过激活Fas/FasL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

2.槲皮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槲皮素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1期或G2/M期,抑制DNA复制和有丝分裂,槲皮素还能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来限制肿瘤生长。例如,在乳腺癌和结肠癌细胞中,槲皮素通过下调Cyclin D1和CDK4/6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进展。

3.槲皮素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槲皮素通过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切断肿瘤营养供应。

4.槲皮素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减少氧化应激对DNA的损伤,从而降低基因突变风险。

5.槲皮素可增强化疗敏感性并降低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增强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临床试验显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蛋白(如P-gp),增强化疗药物(如顺铂、阿霉素)的疗效,降低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动物实验显示,槲皮素联合顺铂,可显著缩小小鼠肝癌体积。槲皮素也可以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减少肿瘤转移。也有研究显示,槲皮素可能影响某些药物代谢酶(如CYP3A4),所以将槲皮素与化疗药联用需谨慎。

槲皮素存在于许多种中药之中,常见的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有:槐米、槐花、银杏叶、黄芩、金银花、葛根、菊花、山楂、侧柏叶、茵陈、荞麦、罗布麻叶等。这些中药大多属于传统中医认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类中药,传统中医也认为这类中药能够治疗疮疡痈疽类疾病。

食物中的洋葱、甘蓝、苹果、蓝莓、蔓越莓、橙子、柠檬、西红柿、菠菜、杏仁、核桃、红葡萄酒等也富含槲皮素,而这些食物也大多属于天然的预防癌症的食品。

除天然中草药和蔬菜中含有槲皮素外,现代制药企业也生产了一些便于口服的槲皮素现代制剂。以下为常见的3种含有槲皮素的制剂。

复方槲皮素胶囊:该制剂中除含有槲皮素外,还添加了凤尾草提取物、半边莲提取物、车前草提取物、菠萝蛋白酶维生素B6、C、B12等成分)。复方槲皮素通过科学配比增强吸收和协同效果,主要用于呼吸系统防护(如肺炎支原体感染预防)和肺部健康支持,可用于肺癌和结肠癌的辅助治疗。

槲皮素胶囊:该制剂以槲皮素为主要成分,辅以菠萝蛋白酶、橘皮苷等,针对咳嗽痰多、粉尘工作者或需肺部保养的人群,兼具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呼吸系统免疫力的作用。

槲皮素缓释片:普通槲皮素制剂因半衰期短(2-4小时),需频繁给药,槲皮素缓释片可实现长效释放(达12小时),每日仅需1-2次给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该制剂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需长期抗肿瘤治疗的患者。

虽然槲皮素具有多靶点抗肿瘤潜力,但是目前关于槲皮素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一二期临床阶段,槲皮素疗效的稳定性仍然需要继续探索,槲皮素尚不能代替标准的放化疗。大剂量食用槲皮素也有副作用,长期大剂量食用槲皮素可能会导致肾脏损害。患者在使用槲皮素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