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导致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一张经验方,该方被收录在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该方组成为: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麸炒)各五钱,黄连(酒炒),黄芩(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三钱[……]
分类目录归档:中医内科
治嗳气不止的“破郁丹”
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有一张名为破郁丹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香附米(醋煮)4两(120g),栀子仁(炒)4两(120g),黄连(姜汁炒)2两(60g),枳实(麦麸炒)2两(60g),槟榔1两(30g)[……]
张锡纯治吐血(多为胃出血)的“泻肝降胃汤”
泻肝降胃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为:生代赭石8钱(24g),生杭白芍1两(30g),生石决明6钱(18g,捣细),瓜蒌仁4钱(12g,炒,捣),甘草4钱(12g),龙胆草2钱(6g),净[……]
《杨氏家藏方》治疗中暑的“泼火散”
《杨氏家藏方》中收录了一张名为“泼火散”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青橘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等份。以上药共制为细末,每次取1钱,浆水调服;热泻,用冷水调服,不拘时候。
本方有泻火凉血[……]
治疗胃痛泛酸的“安中散”
安中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延胡索(去皮)、高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5两(150g),牡蛎(煅)4两(120g),甘草(炒)10两(300g)组成。
将上药共制作成细末[……]
治肝胆疾病有效药对:厚朴和木香
厚朴,常用别名烈朴、赤朴、川朴,是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根或枝皮。中医认为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功效,用于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食积腹胀或便秘,咳喘痰多。[……]
一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迁延难愈,治疗很棘手,患者经常饱受胃胀和胃痛之苦。《中国民间疗法》(2004,12(9):45)曾发布过一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黄芪人参汤”。
该方组成如[……]
李东垣的“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功效
李东垣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的许多方剂都卓有疗效。本文要介绍的是他的经验方“枳实消痞丸”,该方收录在《兰室秘藏》中。其组成为: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2钱(6g),半夏曲、人参各3钱([……]
温中消积,行气化滞的“红丸子”
“红丸子”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绍兴续添方,该方组成为:荆三棱(浸软,切片),蓬莪术、青皮、陈皮(去白)各5斤,干姜、胡椒各3斤。制法为将以上药共为极细末,用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矾红为衣。[……]
表里双解、泻热通下的“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论方》,在《伤寒标本》中,它又有一个名字叫“通圣散”。防风通圣散组成为: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5钱(15g),石膏、黄芩、桔梗各1两(30g),滑[……]
治疗肺痈的“麦冬平肺饮”
肺痈是中医的一种病名,中医认为该病多由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所致,患者肺内肉败血腐,形成脓疡,故名肺痈。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不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浓痰,甚则咯吐脓血。本病多属现代医学中的呼吸[……]
消肿除胀的“消胀丹”
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消胀丹”的方子,该方组成为:白术3钱(9g),茯苓1两(30g),麦门冬5钱(15g),熟地黄5钱(15g),淮山药1两(30g),芡实5钱(15g),苏子[……]
降糖止渴的“地骨皮饮”
《圣济总录》中有一张可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的方子“地骨皮饮”,该方组成为:地骨皮(锉)、王瓜根(锉)、天花粉(锉)、芦根(锉)、麦门冬(去心,焙)各2两(60g),大枣7枚(去核)。将以上药共同锉成粗末[……]
治老年失眠的加味酸枣仁汤
《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14.12)曾刊登过一张治疗老年失眠的经验方,该方是在《金匮要略》的“酸枣仁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方如下:百合30g,生地黄20g,酸枣仁15g,知母10g,茯苓12g,川[……]
治疗盗汗头痛的“牡蛎散”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牡蛎散”的方子,该方由牡蛎、白术、防风各等份组成,共研为散,每次取1钱(3g),用酒调服,每日2次。牡蛎散的功效为固表止汗,主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
牡蛎散和玉屏风散组[……]
治疗口渴不止的“断渴汤”
“断渴汤”出自《鸡峰普济方》,该方组成为:乌梅肉2两(60g),麦门冬、人参、甘草、茯苓、葛根各1两(30g),以上药供为细末,每次取3钱(9g),用水250ml,煮取150ml。
本方有益气养[……]
治久泻不止的“固中丸”
《医学纲目》中有一张名为“固中丸”的很简单的验方,该方组成为苍术、肉豆蔻各等份,制法为将上药为末,以粥为赋形剂,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取50丸,用温开水送服,日服三次。
本方功效为温中燥湿,[……]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复寿延春丹”
“复寿延春丹”出自《普济方》,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也就是我们现代医学中的中风后遗症,是脑卒中(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
“复寿延春丹”的组成为:人参、白茯苓各2两(60[……]
有降压、降脂、镇痛作用的天麻首乌片
天麻首乌片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被收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有多家药厂生产该药的中成药。天麻首乌片的组成为:天麻、白芷、何首乌、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炒蒺藜、桑叶、墨旱莲、女贞子[……]
治疗虚烦失眠的“流水汤”
《外台秘要》中有一张名为“流水汤”的方子,该方原收录于《小品方》,唐代王焘辑录《外台秘要》时将其收入。该方组成为:半夏2钱(6g),粳米9钱(27g),茯苓4钱(12g),用时将以上的半夏和茯苓切成饮[……]
刘渡舟治疗夜晚咳嗽难以入睡的经验方
刘渡舟治疗一妇女,咳嗽、气喘,倚息不得卧(无法平躺着睡觉,躺着就会咳嗽得厉害),咳嗽频繁,痰多胸满,漉漉作声,舌苔白腻,周身疲惫不堪,西医按肺炎治疗无效,脉浮濡。
刘老面诊患者后,判断患者属于湿[……]
治疗阴虚不眠的“安神丹”
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安神丹”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白芍、生地黄、当归各5钱(15g),甘草1钱(3g),熟地黄1两(30g),山茱萸、枸杞子各2钱(6g),甘菊花3钱(9g)。用法为[……]
化痰润肺、止咳平喘的“调肺汤”
“调肺汤”出自《普济方》,该方组成为: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30g),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干)2两(60g),炙甘草1两(30g),紫苏子(炒)1分(0.3g),贝母(炒)1两(去[……]
治疗近期支原体感染咳嗽较为有效的清肺汤
近期,全国多地爆发支原体感染,很多患者感染后,虽经治疗,不再发烧,但咳嗽久久难愈。临床症状为干咳或痰难咳出,夜间咳嗽较白日明显,小便黄或不黄。笔者尝试过多张处方,最后发现日本汉方药清肺汤最为有效。清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