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己心,莫与人斗

我爱看金庸的小说,因为金庸先生刻画的人物形象很真实。人间就是一个江湖,但是归根结底,这个江湖还是源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心中没有波澜,外界再大的风波也影响不到我们。

在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中,有个人物叫毒手药王,他的法号本来是一嗔,后来修炼着修炼着就变成了微嗔,再修炼着修炼着就变成了无嗔。他的师弟叫石万嗔,石万嗔卷入了很多是非,无嗔大师则成就了正果。

我以前也喜欢与人斗,也有嗔,现在渐渐的可能已经修炼到了微嗔的境界——偶尔嗔怒一下,旋即放下。也许再过些年,就可以进入到无嗔的境界。佛教劝人要“常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在佛家看来,嗔怒看似是别人招惹我们引起的,其实质是因为我们的戒定慧功夫不够,如果戒定慧功夫足够的话,贪嗔痴都已经熄灭了,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让我们嗔怒了。

对待一些来找事的人,多数时候我会一个字都不回应,直接拉黑了事。佛教可能不提倡这么做。佛陀希望度化众生,对上门找事的人,佛陀也希望感化他们。好在我不是佛教徒,对拉黑人不会存在心理负担。

事情不像佛陀想的那么简单,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不容易消除,我个人认为道不同者不相为谋是最好的。据我所知,历史上的一些有名的佛教徒,和一些异教徒辩论的结果不是谁感化了谁,而是谁被谁杀了。佛陀和他的堂兄弟提婆达多也是势不两立。

古印度有个传统,辩论输了的一方,要或自杀或自残以谢罪,也有人因为辩论被杀。所以一些知名佛教徒,比如龙树的弟子提婆,也遭了这种厄运,死于在辩论中败在他手下的外道之手。这个传统很不好,即便不能和而不同,大家彼此各行其道也可以啊,何必在肉体上消灭掉对方?

人都是好争斗的。国与国如果不争斗,一个国家的内部就会分裂成若干个群体,这些群体之间会争斗;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没有争斗的话,那么家庭内部就会争斗,家庭成员之间争个你死我活的事情太常见了。中西医会争斗,中医内部的各门派之间会争斗,某个门派内的成员之间也会争斗。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过能做到不争者,凤毛麟角也。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争斗数不胜数,自己以前参与的争斗也数不胜数。慢慢的我就成了老庄的门徒,修炼这不争的本领,尽量不与人争斗。退避三舍,做好自己的事情。

但老庄的思想一旦走到极端,也会成为流弊。比如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就是从老庄的哲学思想中演化而来的。这为中国的很多丑恶的东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终害了所有人。

所以这个不争还是应该有个界线的。我个人把这个不争仅限于私人事务领域,努力做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不争就好,事涉公共领域,还是应该争一争的。当然这点也不容易做到,要不与人争,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包容心,另一方面也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人际交往。树欲静而风不止,往往不是我们要争斗,而是别人像好斗的公鸡一样找我们斗,不和他们斗,他们还不乐意。

不过当一个人降伏了自己的内心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争斗是可以根除掉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好胜心和攀比心消除掉了,是与人发生不了争执的。不想争斗的话,躲避和忍让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我其实并不孤僻,上学时交游甚广,但是这些年自己挂了张孤僻的招牌,拒人于千里之外。无他,不喜欢争斗也。人与人开始的交往莫不是觉得相见恨晚,但是两个相见恨晚的人,交往着交往着,也很容易发展到恨不得杀了对方的程度。

所以古人说“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又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已经有快二十年没有交特别亲密的新朋友了,有些读者想和我亲近,也被我拒于千里之外。吃到鸡蛋了,不必一定要和母鸡做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一定的距离,友谊反而能弥久而长青,走得太近,想绝对无争斗,很不容易。

星云大师说,他这辈子跟谁都不是很亲近,这就是老和尚的高明之处。本焕长老晚年了还要到法院去起诉一个居士,据说是因为这个居士借了本焕长老的钱不还,本焕长老就吃了与人太亲近的亏。

我不是和尚,我有几个亲近的亲友,但是不多。这样挺好,既不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又不会有很多的酒肉朋友,不至于和人生闲气。再把自己的涵养提高一点,在和外人有限的接触中,尽可能的退让和适时的沉默,就基本上不会有人际间的冲突了。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