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和宽容

我已经很久没有做早晚课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会在早上和晚上像一个正式的佛教徒一样,诵读一些佛经,忏悔自己的过失,但是这个习惯没有被保持下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在年轻的时候是读不懂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才发现,同样的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读,会有不同的理解。最近的睡前,我会重读一些以前读过的哲学与佛经方面的书,时时有“温故知新”之感。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恩师曾在点评我的一篇文章时,在作文纸上给我留言:不要锋芒毕露,学会韬光养晦。那时候我年轻气盛,自高自大,对恩师的这一批语懵懂无知。十多年过去了,恩师过去曾经给我留下的很多话都已经抛诸脑后,唯独这句话多次在我脑海中回荡。

过去的这几年,除了母亲的去世,还有一系列的事情都给我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伤害,这其中包括亲人之间的伤害、同学和“朋友”的背叛和暗算,美的毁灭和恶的涌现同时出现在我的生活之中,确实令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是终于这一切都在时间的帮助下,归于平静。

丧母的悲痛虽然仍然残存于内心深处,但是人际间的恩怨产生的恚怒则不复存在。在以前,如果一个人伤害或者得罪了我,我总是期望他在今后遭到报应,但是现在,我只是希望他能在今后的某一天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中有些是不妥当的,并在这种醒悟之中拔高自己的人生,因而能够生活得更幸福一些。

这种转变始于忏悔,在我体会到受伤和悲痛之后,我最开始也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意识到,这世上受伤和悲痛的不止我一个人,我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也给他人造成了不少的痛苦。

如果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么我现在所遭遇的一切,也许正是我需要为自己过去的行为付出的代价。是我过去所造的业,在今天得到了报。一个人的痛苦常常会导致“亲者痛,仇者快”,那些曾经仇恨过我的人又何尝不在期待着我有受到报应的一天呢?因为这,我更愿意在我自己受到伤害后对我曾伤害过的人说一声对不起,请求他们的惩罚和宽恕,而不是对伤害我的人进行报复。我应感谢那些伤害过我的人,因为他们让我意识到,我过去的很多不义的行为是错误的。在这种忏悔中,改正了自己性格上的很多缺陷。

这忏悔终使我更加宽容。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片,一个垂死者在做祈祷:愿主原谅我,我亦愿意原谅一切伤害过我的人。

自古至今,所谓绝对的正义和公平,在人世间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实世界是一个并不美好的存在。真正的正义和公平,只能是借助信仰在幻想中得以实现,而人之所以有这信仰,实在是因为在人世间饱受折磨后,在内心中期待着信仰中的天国能给人以慰籍。所以,要想在纷纭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必须会宽恕。

在《圣经》中,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犯罪的女人受到一群人的围攻,这群人最后请耶稣来惩罚这女人,耶稣说,你们中没有罪的人可以砸死她,结果所有围观的人都离去了。这世上不存在没有罪的人。我们自己,虽然从法律上或许可以说是无罪的人,但是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无罪的呢?

人这一生,受肉体和内心的种种欲望驱使,做过无数的损人利己的事情,仔细反思后,我会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一样有着“伪善”的一面,所不同者,或许仅仅只是程度而已,而无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在我看到别人戴着面具生活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所戴的面具。在我鄙视别人所作所为的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在五十步笑百步。

印光法师曾说,一个人修行,应保持一种“人人皆是菩萨,只我一个是凡夫”的心态,而不应觉得人人皆是凡夫,只我一人是菩萨。我过去曾觉得这是法师在谦逊。但是现在则另有体会,倘若一个人不曾忏悔过自己的过失,仅仅靠谦逊的态度,是难以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这样的胸怀的。这胸怀的背后,必是一个人的智慧已经圆熟到足以反思自我和宽容众生的程度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背后,应是诚恳的认识到自己与众生一样并不完美,正因为有这一诚恳的认识,才会改过从善和宽厚待人。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