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峰(1879-1963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其著作《冉雪峰医案》中记载有一则治疗噎嗝的医案,兹转录如下:
李某之爱人患噎嗝,自云已30年,近年加剧。其脉虚数,兼带滞涩象。其证心下痞结,胃脘闷痛,食不得下,自觉食至近胃处,转弯下去,仍保安守,否则必须吐出,饥则心慌嘈杂欲食,食则痛剧欲吐,吐后再食,食后又吐,不吐则以手指探喉际令吐,痛苦莫可名状。
拟方利膈舒脘,行气活血,辛开苦降。方用:瓜蒌五钱,半夏三钱,黄连一钱,干姜一钱五分,枳实一钱五分,郁金三钱,甘草八分。服药3剂后稍安。病者问此病能愈否?予答噎嗝重病,非短期可愈,但能安心服药,安心静养,积以时日,亦有向愈者。
予思此证虽历年久,体虽虚而为实证。古人治噎嗝虚证,有资液救焚汤;噎嗝实证,有进退黄连汤。因参酌二方间,合两法为一法,随病损益,半润养,半舒展,半疏利,则不拘拘用其药,却处处师其意。如用前方加人参须、当归须、柿霜、冬瓜子,或去半夏加栝楼根,萎蕤,或去枳实加橘红、撷草,或去郁金加琥珀、血竭。随其所主,多方斡旋,3个月病减,半年大减,一年痊愈。
此媪已七旬余,现精神康健,自云病未复发。噎嗝本难治,而亦有治愈者,录之以供参考。
冉雪峰这则医案中的老媪,所患的疾病在中医属噎嗝,在现代医学属食道疾病。从冉雪峰所描述的病人的病史和症状来看,此患者所患的像是食道癌,而且可能是已经处于中晚期的食道癌。患者出现了朝食暮吐的症状,一般来说这表明患者的贲门已有梗阻。
冉雪峰初诊以进退黄连汤加减治疗,此方是《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的一张衍生方。半夏泻心汤的适应证是胃胀不适、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此证多出现于消化道疾病。进退黄连汤通过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减药味组成,有调和寒热、升降气机的功效,适用于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复杂病证。其核心在于通过辛开苦降、补泻兼施的配伍,调节脾胃功能,改善痞满、呕吐、下利等症状。
本案中的患者出现了典型的“半夏泻心汤”证,所以冉雪峰初诊以此方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但患者患此病已经30年,量变引起质变,仅靠这种对症治疗的方剂,不易根治。
冉雪峰是中医大家,所学渊博,他取历史上治疗噎嗝虚证和实证的经典方剂,合二为一,组成了一个组合方的思路并不断的根据患者当下的症状而略做调整。
这样组方有两个好处,一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验方合并使用,其疗效会更好;二是患者既已生病30余年,长期消耗,久病必虚,所以必然会虚实并存,理应扶正祛邪并用。
冉雪峰所提及的两张治疗噎嗝的方剂中的另一张资液救焚汤和前面提及的进退黄连汤,皆清代名医喻嘉言《医门法律》的方剂。
资液救焚汤为治五志厥阳之火亢而为关格者(此中的关格实则为梗阻)的一张方剂,该方组成为:生地黄2钱(取汁),麦门冬2钱(取汁),人参1钱5分(人乳拌蒸),炙甘草1钱,真阿胶1钱,胡麻仁(炒,研)1钱,柏子仁7分(炒),五味子4分,紫石英1钱,寒水石1钱,滑石1钱(俱敲碎,研为末),生犀汁(研)3分,生姜汁2茶匙。进退黄连汤的组成为黄连、干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此方也是半夏泻心汤的衍生方。
冉雪峰参合这两张方剂的组方思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加减化裁,历时一年而终于治愈了此患者,亦属不易。噎嗝为难治之重症,患者在求医问诊时,也应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