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老细胞由更老的细胞产生,如此上溯,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小小的细胞内部,凝聚着数十亿年基因的继承和改变。每个细胞,每个生物,都是历史的产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

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与苏轼的对话有这么一段,客喟然长叹历史转瞬即逝,像曹操那样的风流人物,最终也逃不过烟消云散的命运。所以他乐极生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他感叹生命的渺小与短暂,幻想着能与飞仙一起遨游,伴明月而长终。

苏轼是一个旷达的人,所以他回答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与苏轼说的都没有错,但是视角不同,看到的情景就大不一样。客的视角是悲观主义者的视角,他看到的是生命的短暂,人生中的一切都如昙花一现。所以他“托遗响于悲风”,用呜咽的箫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哀。

而苏轼则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所以他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苏轼说若看万事万物的变化,则固然就连天地也都是瞬息万变;若看万事万物不变的部分,则万物与我们自己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苏轼选择尽情的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乐在当下。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其一有似重重阴霾,其一恰如朗日晴空。我们每个人的确都渺小到微不足道,就像天地间的一只蜉蝣和沧海中的一粒粟米一样渺小。我们无论活多久,相对于宇宙存在的历史,也都只是一瞬间。但我们的生命由来已久,在数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中,我们从未缺席过,我们的基因来自于古老的从前,又将延续到遥远的未来。我们为适应环境所发生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在整个地球生命的基因库中留下标记。在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地方,存在着一种远比我们短暂的一生要漫长得多的生命轮回。

所以大可不必哀叹今生之短暂,也不必为成就某种目标而急躁,生命一直都在延续着,并不像我们所感知的那么短暂。如果一个人能够站在这样的一种高度去思考生命,他心中的烦恼大概会少很多。他也更容易成为一个不急不躁的人,不会狂妄自大,也不会妄自菲薄,而是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的前行。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