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鼻咽癌是鼻咽黏膜上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广东等地区是鼻咽癌的高发区,所以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咽隐窝是咽鼓管圆枕后方咽后壁之间的纵形深窝,统计显示,约70-80%的鼻咽癌发病于此。

为什么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呢?这是因为这一区域的解剖位置隐蔽、黏膜皱襞丰富,易受外界致癌因素(如EB病毒、环境毒素等)刺激,异物常滞留于此,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和癌变。咽隐窝附近淋巴管丰富,肿瘤易通过淋巴道转移。

鼻咽癌的常见症状有鼻塞、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患者尚有耳闷、听力下降持续性头痛和复视、面部麻木等脑神经损伤症状。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易与感冒和鼻出血相混淆,受到患者的忽视。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警惕,尽早排查,早期发现可提高鼻咽癌治愈率。

多数鼻咽癌患者在确诊时,最少发生了颈部淋巴转移,其中咽后淋巴结和二腹肌淋巴结是最常受累的淋巴结。鼻咽癌经淋巴系统转移的通常路径是从咽后淋巴结到颈部上组织淋巴结、中下组淋巴结、锁骨淋巴结及对侧淋巴结或全身多处淋巴结。

鼻咽癌也会通过血行转移,扩散至全身,远端转移多见骨转移、肺转移和肝转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转移和肾上腺转移。

咽隐窝周边的组织器官复杂,其附近是脑颅骨和面颅骨以及脑组织,在此处进行手术易伤害脑组织,所以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放疗。鼻咽癌对放射线高度敏感,尤其是早期患者通过单纯的放疗即可达到较高的治愈率。

但在放疗时应注意尽量选择适形放疗,精准定位肿瘤,减少周围组织损伤。鼻咽癌在放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放射性损伤,患者放疗后,可能出现口干、听力下降等放疗后遗症,影响其生活质量。

目前也有一些医疗机构在用质子重离子束治疗鼻咽癌,与传统放射性治疗相比,这种治疗方案的优点是可精准定位肿瘤,通过其独特的布拉格峰效应,在特定深度释放最大能量,从而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其副作用比传统放疗要小。但其治愈率是否优于传统放疗,尚无定论,且这种治疗方法普及度不高,价格昂贵,非一般患者可承受。

化疗是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一般需要与放疗相结合。化疗结合放疗,可降低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风险约20-30%,但许多患者可能会在化疗途中,因为对化疗的副作用不耐受而放弃化疗。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也有一定的疗效,但不建议单独依靠中医药治疗鼻咽癌,中医药与放化疗相结合,更能提高鼻咽癌治疗的成功率。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