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云治疗膀胱上皮细胞瘤医案赏析

洪子云(1916-1986),名元恺,湖北省鄂州市新庙乡洪港村人,生前曾任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职位,著有《流脑的中医治疗》等专著。洪教授在1982年10月20日曾接诊过一例膀胱上皮细胞瘤患者。

该患者于1982年4月因尿血确诊为膀胱上皮细胞瘤,膀胱壁有数个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瘤,活检结果显示为上皮细胞瘤。经放疗和化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尿血加重,排尿困难,排尿终末时疼痛,左侧腰痛。就诊时舌红少苔,脉细数。洪教授辨证认为患者属下焦邪热,深入血分,损伤阴络,瘀血阻塞,发为肿瘤。拟先以清热解毒、凉血散血缓解其症状后,再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兼补脾胃的治则治疗。

出诊处方如下:干生地黄、鸡血藤、大红藤、忍冬藤、败酱草各15g,牡丹皮、赤芍、生甘草、怀牛膝、生侧柏叶、生地黄、地榆、桑寄生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患者服药至11月3日二诊,反应服用上方3剂后,尿中排出大量块状物(镜检系凝血块、结缔组织等),小便较畅,但仍然带血,左侧腰痛。乃改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兼补脾肾法治疗。

二诊处方:干生地黄、忍冬藤、淮山药、桑寄生、茯苓各15g,牡丹皮、败酱草、续断、炒侧柏、炒地榆、炙甘草各10g,薏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患者服用二诊处方后,尿血好转,腰痛减轻,遵循效不更方的原则,洪子云教授让患者继续原方服用,患者服药6月余,尿血止、不再腰痛。此后虽然尿血偶有复发,但用上方治疗,仍然有效。至1983年底,该患者已带瘤生存2年余。

点评:洪子云教授的这则医案,患者服药三剂后,尿中即可见块状物排出,这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或存在巧合的可能,因为洪教授的初诊处方,用的各药的力度不大,不易这么快就能让患者排出块状物。

但患者排出块状物后,洪教授处方用药,让患者的尿血和腰痛逐渐改善,这种疗效则是合理的。洪教授一二诊所用的药物都属于常见的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药,腰痛加桑寄生、续断属于常规的对症治疗。这样的方药,看似平平无奇,但因为辨证无误,加上患者的长期坚持,最后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见守正在中医治疗癌症时的重要性,要想守得住,既要医生沉得住气,也要患者配合,这二者缺一不可。

尊敬的读者,我正脱产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我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我除此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外,无任何其他自媒体。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