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都见过菜园里的辣椒。这几年自己种菜,也种过辣椒。但今年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种出了“辣椒树”。
今年我一共种了40棵辣椒,朝天椒、线椒、甜椒、螺蛳椒各10棵。其中33棵种在我的阳台菜园里,另有7棵种在香山脚下的菜园里。阳台菜园有三棵辣椒长势特别好,最后长成了辣椒树。
以前我一直觉得辣椒的植株最大也只能长成日常我们所见的那样子,但今年的实践让我开了眼界。我在网上查了查才知道,辣椒属于有限多年生的灌木,是可以长成矮树状的。而且随着对它的生存环境的改进,辣椒甚至可以长成树冠相当大的辣椒树。
今年我在阳台菜园上种植的所有辣椒我都没有剪掉分枝,原因是我希望这上面的作物枝繁叶茂,长得美观点,我把这里的辣椒作为一种景观植物来种植,所以辣椒的枝丫我都保留着。
但因为我每天浇水,并且定期追肥,阳台菜园上的这些农作物竟意外地比菜地里的农作物长得好很多,而且结出来的果实也多很多。这几棵长成树状的辣椒已经摘下了第一茬辣椒,现在随着它们的枝丫疯长,它们又开始大量开花结果了,结的辣椒又多又大。
我用的是口径27cm,深度31cm的花盆种植的这些辣椒,按理说,它们不会长这么好。但是在阳光、水分和肥料都充足的情况下,即便是在花盆里种植的,这些辣椒也长得出乎意料的好。今年阳台上的番薯也比地里长得好,叶片大,茎粗。我种植番薯就为了吃它的叶子,所以这也算是有口福了。
这些辣椒的长势改变了我既往的一些偏见,以前我在种菜的时候,邻居们告诉我,修剪侧枝能使辣椒、西红柿这些农作物长得更好,收获更多。但实际上在阳光、水分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不修侧枝,结的果实更多,也更大。所以实际上只要有足够的肥力,根本无须修剪侧枝。
我看到现在的一些农业专家们种植的西红柿最后长成了高大的西红柿树,树上结出累累硕果。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新农业已经不再像过去的旧农业一样。这种新农业可以有更高的产出,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它们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改变了我的一些陈旧的观点。
袁隆平先生曾说他有一个稻下乘凉梦,他希望有一天他能研究出像参天大树一样高大的水稻,而他则可以在稻下乘凉。这是一个科学家的令人敬佩的梦想,正是这样的梦想让他不断研究和开发更好的杂交稻品种,他的研究成果养活了地球上的好几亿人。
文革时期,钱学森写过一篇文章说理论上一亩地是可以产出一万斤以上的农产品的。他是通过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按照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的基本原理去核算出这个结果。后来他因此而受到许多人的口诛笔伐,钱学森先生默不作声。他的秘书想写文章辩解一番,也被钱学森制止了。钱学森说你出来解释了,人家就觉得这也是我在解释。
钱学森先生知道口舌之争没有用,科学家看到的世界和普通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技术的进步会让一些科学猜想变为现实,如果连想都不敢想,根本就搞不了科学研究。这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部分地区种植的番薯的亩产量确实达到了一万斤以上,证实了钱学森先生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合理的。科学家就是这么敢想常人之所不敢想,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也许也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世上没有奇迹,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地摸索自然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最终我们就可以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局限,创造出在过去的人们看来是奇迹的新事物。
我非常喜欢把我学到的化学和生物知识用于种植,这两年我在做多种有趣的农业小实验,观察作物的生长趋势,摸索种植的规律。我甚至想重复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去亲自验证遗传定律。
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医学,实际上,我的一套不同于前人的医学思想在过去这些年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从理论上说这一套思想是科学的,它最终可以在疗效上取得一些突破,我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验证和修正它。我相信假以时日,这套医学思想是会创造出一些新东西来的。
这几天我把我过去十年写作的文章做了一次大整理,清除掉了约四分之一的文章。其中有部分文章被清除是因为重复写作,另有部分是因为只是些时事类的文章,时过境迁,就没什么意义了,没必要还留着。但也有很多被清除的是我精心写作的医学类文章,这类文章之所以暂时撤下,是因为我想在未来的十年沉淀下来,完善我的这套医学思想,把这些文章写得更好一点,用更详实的数据让它们更有说服力些。我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提高这套理念的含金量,让它不至于那么快被岁月淘汰掉。
种植出一株辣椒树只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但是淬炼出一套新的医学思想,需要一辈子的心血。无论是做农业小实验,还是做医学研究,都需要耐心。我愿意去等待,愿意用时间来见证一切。
本人目前处在脱产学习状态,在医学院校全日制学习。所有文章皆为每日学习笔记或个人随笔,仅供读者参考,患者朋友请到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本人学业繁忙,精力有限,不提供咨询服务。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周志远”)
分享到